上海在科技、产业领域将如何支持青年人才?官方这样解读
上海如何在人才、产业、科创等领域为创业创新青年提供更好的环境?20日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,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、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作出最新解读。
主办方供图
(资料图片)
骆大进在会上介绍,上海市科委和市相关委办局一起,围绕科技人才,通过多年探索,搭建了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,包括32岁以下的扬帆计划,到35岁以下的启明星计划。
“目前启明星计划已经资助了3000多人,这些人当中目前已经有两院院士20人,国家杰出青年入选209人,还有207人入选国家优青。再进一步,我们还有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学术带头人,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计划等。”
而在强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支撑方面,骆大进表示他们正聚焦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基础研究、应用基础研究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需求,探索重点领域人才目录、岗位清单等引导机制,促进重点领域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和跨界使用。
不久前,上海市政府公布了《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》(下称“意见”),提出18项放权松绑新政,接着《进一步完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经费“包干制”试点方案》也于近日公布,提出自2023年起,进一步扩大“包干制”试点范围,将“启明星”和“优秀学术带头人”项目、“软科学”项目、“基础研究特区”项目、“揭榜挂帅”项目及部分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等纳入试点范围,试点期限为3年。
骆大进说,最近他们还在进一步深化研究,要把基础研究特区优化,可以鼓励更高质量的基础研究。“当然上海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还要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顶尖人才,特别是优秀年轻人,围绕这些人才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,给予特殊、稳定、可预期的专项支持机制,可以开创更高质量、更有价值的研究。”
他说,上海承担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,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和 “五唯”评价,建立健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殊晋升渠道,为青年人才“早出头”“早担大任”提供机制保障。
而在产业层面,已公布的《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》提出,到2030年,在未来健康、未来智能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、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,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。
方案关于未来人才提出了“雁阵计划”,比如,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充分赋予科学家自主权和决策权,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。引进全球顶尖人才、科研团队和创新型企业,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,推动研发活动产业化。发挥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功能,跟踪未来技术创新成果,培育未来产业创新人才,支持申报各类人才计划。
张宏韬今天透露, 他们正在举办青年创新大赛,想通过这样一个海选机制,让全球、全国的有识之士带着项目到上海来共同发展。
官方数据显示,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675万人,其中海外人才规模持续壮大,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9.4万份,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超过27万人,均排名全国第一。2022年上海海归300指数表明,海归人才选择上海的原因前两位是城市魅力和海归信心。
关键词:
2023-05-20 15:09:01
2023-05-20 11:47:42
2023-05-20 08:19:43
2023-05-20 06:12:12
2023-05-20 04:57:37
2023-05-20 02:04:33
2023-05-19 20:26:36
资讯